《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印发至今已有四年,各地各高校积极贯彻、认真落实,涌现了一批教育改革的典型,积累了不少鲜活经验。最近几年,淮海工学院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江苏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坚持以学分制改革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了一套以选课制为主体、导师制和书院制为两翼,接轨国际、领先国内的教学管理体系,着力培养适合自己、适应社会的“双适型”人才,取得明显成效。淮海工学院的改革实践表明,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既要全面落实、整体推进,更要找好突破口、找准切入点,抓住“牛鼻子”,学分制改革正是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的有效突破口和切入点。
一、《教育规划纲要》让学分制改革开启新征程,为深入思考人才培养问题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
(一) 中国学分制的前世今生
学分制作为“舶来品”,在中国现代大学发展历程中几经曲折。1917年蔡元培先生在对北京大学改制时力推“选科制”,胡适称之为“此为中国学制上一大革命”[1];1922年“壬戌学制”和1924年《国立大学校条例》规定,大学实行学分制和选科制[2]。解放前我国大学曾普遍实行学分制。1949年以后至改革开放前,学年制取代学分制。自1978年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率先试行学分制至今,学分制改革走过了30多年。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都曾提出实行学分制[3]。这些年来国内虽然也有不少高校进行改革探索,但迄今尚未见一所高校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相当多高校止步于学年学分制,学生自主选择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修业年限在许多大学仍处在破冰前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开始攻坚战。《教育规划纲要》在“发展任务”和“体制改革”两大部分中反复强调,推进学分制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党和政府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在认真总结我国大学教育100多年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针对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紧缺,学校办学活力不足等突出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以回应全社会深化教育改革的共同心声。
(二) 学分制和学年制的区别
学年制是以读满规定的学习时数和学年、考试合格为毕业标准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4]。学分制是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5]。经过深入的分析和比较,不难发现,两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计时”与“计件”的区别。学年制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规定学习内容;而学分制则是以修业内容作为衡量标准,不考虑修业年限。二是“刚性”与“柔性”的区别。在学习内容上,学年制条件下,学习内容具有强制规定性,所有课程均为必修课,而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根据社会就业和个人发展需要进行专业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组成最优化的知识结构;在学习时限上,学年制有刚性的时间要求,未修满规定时限,不得毕业,而学分制对学习时限没有规定,只要修满学分即可以申请毕业。三是“共性”与“个性”的区别。学年制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批量培养共性人才;学分制是以个性化人才培养为目标,学生选课时可以根据社会变化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增强自身的适应性。四是“教育权威”与“学习自主”的区别。学年制条件下,学生所修课程全部由学校、甚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做出权威性规定。学分制条件下,尊重学生学习自主的权利,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爱好和要求的同时,强化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更具人性化,可以更好地体现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三) 学分制培养多样化人才
如果我们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按照不同属性进行分类,大体可两两相对将其分为传承或创新、专业或复合、理论或应用三组。在传统的学年制环境下,以教师为主体制定的刚性人才培养方案往往是只能培养以传承为主的专业理论型人才。这样的人才我们不能说社会不需要,但不应该是我们大学人才培养的重点所在,更不能成为大学教育的全部任务。而在学分制条件下,由于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能,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建构个性化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所以必然会出现各种组合,从而培养出创新复合应用型、创新复合理论型、创新专业理论型、和创新专业应用型、传承专业理论型、传承专业应用型、传承复合理论型和传承复合应用型等8种人才,进而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迫切需求。
文章来源:《江苏海洋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hhgxyxb.cn/qikandaodu/2020/0921/359.html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投稿 |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编辑部|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版面费 |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论文发表 |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