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小聋女的破茧成蝶

来源:江苏海洋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22

2013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举办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朱明静,这名在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学习服装设计的大二学生。虽然双耳失聪,但坚强乐观的她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将身上的正能量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命运的捉弄下 她学会了坚强地面对

幼时的朱明静因为一次医疗事故,导致双耳听力急剧下降,从此以后便听不太清楚人们的说话声。然而,残酷的现实没有磨灭她对学习知识的渴望,在父亲的鼓励支持下,朱明静走进了一所普通的小学,开始了“正常”的小学生涯。

在课堂上,尽管朱明静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听清楚老师的讲课内容,但她用眼睛紧紧地盯着老师的口型,用笔头认真地记录每一堂板书。一学年结束的时候,老师惊喜地发现,这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各科成绩全是优。与此同时,朱明静逐渐表现出优异的写作能力,在小学的毕业考试中,满分40分的作文,她以38分的好成绩考得了年级第一名。但细心的父亲发现,女儿握笔的右手中指已磨出了厚厚的茧。

进入初中生活的朱明静本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平淡地度过,但命运的齿轮又一次转动。这一次却让她陷入了无限的迷茫之中……朱明静能够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已完全失聪,彻底告别了有声世界。无奈之下,她不舍地离开了充满活力与激情的青青校园。

为了让女儿接触更广阔的世界,朱明静的父亲教会她使用电脑。此后,电脑的屏幕和键盘便成为了她诉说心事的对象,让她逐渐从失聪的痛苦中走了出来。2007年,朱明静开设了博客,并创作了20多万字的书稿,后来,在作家冯景元的指导下,与他人合作出版成书。她也顺利加入了天津市作家协会以及西青区作家协会和西青区青年联合会。重新找到人生新起点的朱明静于2008年进入了天津聋人学校高中部学习,2012年顺利考上了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

最近,朱明静开始了个人首部长篇小说《破茧成蝶》的创作。小说以她的个人经历为原型,描写成长路上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只用了两个月,朱明静就写了17万字。中途,朱明静因感染结核性虹膜炎耽误了写作,现在她希望能尽快完成这部小说。

在困难的人群中 她投递了无限的爱心

心地善良的朱明静对身边的人和事物充满了爱心,高中时,她在网上看到青海玉树地震的消息,就自己买来黄丝带,以班级的名义向全校发起了“系黄丝带为玉树祈福”的活动;重阳节去干休所慰问,她连夜写诗,用含糊不清的哑语费力地朗诵给爷爷们听;大一那年的母亲节,她带领2012级服装班和手语社团联合举办为雅安人民祈福的黄丝带活动,问候灾区的母亲;大二上学期,她被选为“星”沙龙手语社社长,开设了手语补习班,得到了很多健听同学的积极响应和支持,让更多的健听同学通过学习手语逐渐能够和聋人同学进行手语交流;与天大、师大等高校联合开展“手语为桥,听人为岸,共建和谐校园”日常手语推广巡讲活动,广泛传播了手语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聋人世界。

不久前,她又和众多志愿者一起走进天津站,帮助一些返乡人订票。尽管朱明静无法用语言交流,也无法单独行动,但身旁健听的志愿者朋友说:“明静有一颗温柔细腻的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够在茫茫人海中,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人们。”

在无声的世界里 她树立了明确的目标

无声的世界给了朱明静一颗细腻柔软的心,在成长的过程中,她在经历了诸多挫折、失败、鼓励、支持之后,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人生路该往哪里走。她说:“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我自己的个人梦,一个是比较长远的中国梦。”个人梦是她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文字工作者,用“心”去书写人生百态,记录社会变迁,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中国梦则是让更多的健听人了解和理解聋人,让社会给予聋人多一些理解和关爱。

“我最希望的是在医院普及手语,都说百姓看病难,其实聋人看病更难。”朱明静说,她每次看病的时候,和医生交流起来十分麻烦,有时后面排队的患者有很多,她总是不好意思“说”太久,生怕耽误到其他患者看病。

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麻烦事让朱明静认识到在社会上推广手语的必要性。“其实,手语是一门非常优美的语言,两个人彼此注视着对方,用手势和口型以及面部表情来传达信息,表达情感。然而目前,我们周围只有极少数的健听人愿意主动接触、了解、学习手语,更多的人对此知之甚少,有时还会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一次,朱明静和同学一起坐地铁,期间他们用手语作交流,引来了很多人的侧目。有两个六七岁大的孩童顽皮地一边笑着一边模仿着比划。这让朱明静和她的同学们心里难过极了,“我们不愿意看到别人诧异、同情的眼光,更加不希望被人嘲笑。”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情,让朱明静有了让手语社团走进小学的想法,“让孩子们知道手语是什么,了解社会上还有这样一类人群,走进这个特殊群体,从而更加懂得尊重聋人。”
上一篇:山西大学校史简介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