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大一的上学期已经过半。
作为北工大建工学院茅以升班的一名学生,
在现阶段接触到的与专业关联最大的课程也只有“工程图学”这一门课;
对土木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又土又木”、“下地搬砖”这样的调侃上罢了;
而作为班里仅有的三名女生之一,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我更是疑问重重:我以后真的只能下工地吗?
“寒冬里,狂风一路携带着沙土与雾霾嚣张而过,而我则带着一顶简陋的安全帽,被风沙迷着眼,小心翼翼的迈过遍地散乱的钢管,穿梭在来来往往的重型机器和工人之间”,
每每想到未来可能的工作场面,忧虑之思便油然而生。
课见新“土木”
直到在开学第九周,上过第一节“新生研讨课”,我对土木的认识,可谓是全面刷新了。
这是一门专门为入学新生而开设的为期八周的课程,院长、教授,以及诸多资历深厚的老师纷纷走上新生研讨课的讲台,不仅带领着我们这些茫然的大一新生缓缓踏入土木工程的世界,更让我们对未来的学业有了初步的规划和新的憧憬。
原来,从古代的宫宇,到鸟巢、水立方,还有最近刚刚通车的港珠澳大桥,这些都是“土木”,几次课下来,各位老师的讲解突破了我对土木“又土又木”的认识局限。
新“土木”,无土木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课外调查中,老师带着我们参观正在施工中的建筑,我亲眼看到了一种新型的土木结构——预制装配技术。
原来,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大量的房屋构件是在车间生产加工完成的,包括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据老师讲,装配式建筑在20世纪初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到六十年代得以实现。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新土木可以说是看不见土和木,而是更加先进、环保,和高效。
在我的认知范围内,预制装配技术算得上是土木领域的新兴和流行技术,从遍布的居民楼,到错综复杂的桥梁,越来越多的预制装配式建筑挺立起来。曾经,建起一幢楼房,需要工人长期的驻守、辛劳,在半空中的脚手架上攀爬,一圈圈坑洼的蓝色围挡也久久坚守在工地;而现在,运用预制装配技术,一栋建筑的各个“零部件”将在工厂车间中完成建造,只需运送到工地,操纵着重型机器将这些“零件”如同拼拼图一般拼接起来,装配起来就成了高楼大厦。
工地现场是大量的装配作业,而非原始的现浇作业。这一技术在我国已有实现,例如为我们所熟知的“鸟巢”体育场,北京T3航站楼,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亚投行总部办公楼等,都是预支装配式建筑。
亲手做“土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前不久学院所组织的结构设计大赛中,我这个土木新人终于也亲身经历了一次“土木建筑”。
大赛主题是“建造网架结构”,面对这个灵活而又具有挑战性的题目,最初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想法便是:“支撑”尽量多些,立柱越多越好。而当领取到厚而硬的两大张卡纸和一罐黏腻不易风干的乳胶时,我隐隐意识到,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我最初的想法,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如若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比赛作品,比赛资格将被自动取消。
实际操作与作品要求之间的诸多矛盾,迫使我们必须修改最初设计的“多柱”方案。正在我们思路集体短路之时,一念灵光闪现:将几个网架结构相互连结以使结构稳固,既能更好的发挥卡纸“硬”与“厚”的特点,又能节省材料,造型也会较为简洁美观。如此,即便减少底柱数量,设计也可以安然而存,甚至能够承载较多重量。终于,通过我们持续五个小时的努力制作,在比赛计时结束前一刻,我们的作品不仅完美按计划完成,在检验承载时,也超出预期的承载了八公斤的重量。
最终,我们收获的优胜奖与两个学分在令我们每一位组员为之喜悦的同时,更给予了我们强烈的学习土木、研究土木的愿望和信心。
这一切,仅仅是开始,未来四年,我还将在土木之路上继续前行。我将运用所学,为自己修造出一条奋进之径,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令自己骄傲的土木人。
嗨,土木,来交个朋友吧!以后还请多多关照喽!
上一篇:笔墨纵横高标逸致论张朋先生的艺术 下一篇:没有了